十年累计R&D拨入经费上万亿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2022-07-19 15:31来源:东方财富   

数百所高校在神舟,北斗组网,和日报,高速铁路,C919飞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为突破瓶颈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日前,教育部举行教育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果

教育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司长雷超子在会上表示,十年来,高校研发拨款从2012年的768.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92亿元,十年拨款总额达万亿,企事业单位委托资金从2012年的391.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47.5亿元,增幅超过116%,高校科技活动中RD人员全职当量从2012年的20.9万人年增加到2021年的33.4万人年,增长近60%,创新资源的汇聚,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跨越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十年来,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汇聚创新资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了跨越

《华夏时报》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十年来,高校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十年来,高校率先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0%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布局建设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综合攻关平台和38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1500多个

此外,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

雷超子在会上介绍,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超过40%的两院院士和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聚集在高校通过高水平科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每年都有大量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和研究型大学,为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近十年来,高校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十年来,教育部不断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率先调整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推进实施申请前评估制度,着力发挥产权激励和评估导向作用由此,高校科技成果的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高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件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件,增长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专利转让和许可合同从2000多项增加到1.5万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加到88.9亿元,增长了近十倍不仅数量增加了,质量也提高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曲振源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十年来,高校科技工作形成了‘成果与人才并重’的新格局,以高质量的科研支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高素质的人才推动高水平的科研。

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十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立足两个大局,坚持四个导向,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

超子说,重大原始创新往往萌芽于深厚的基础研究,来自交叉学科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三年有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物理领域,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首次在实验上率先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中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效应之一也是最近几年来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获得2018年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齐林团队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获得了2019年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材料科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创新了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造了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高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研制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精度最高的重力常数G值,Xi交大研制出目前世界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等一系列重要原创成果十年来,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0项中的6项,所有自然科学奖的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高校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的源头作用,汇聚力量打造国之重器。

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率先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套大型绞吸疏浚设备田坤,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设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北大研发了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帮助中国实现了从跟跑到领先的跨越,华中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清华大学核研院一直坚持大团队攻关,多学科交叉的科研组织模式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三代数百名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第四代核电技术

书写科技答卷以创新报国

十年来,教育部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先后组织实施了人工智能,碳中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区块链等一批高校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写出了科技报国创新的优秀答卷

超子介绍,高校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扎实的服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A&F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高校牵头承担农业农村40%的重点研发计划,积极攻克种业技术难关

据记者了解,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团队带领澜沧拉祜族农民脱贫致富华中农业大学率先开发出国内唯一能处理百万组,兼具基因组选择和精确选择功能的猪基因组选择软件,选育出11个高繁殖力,生长快的瘦肉型猪新品系,年优良基因覆盖超过1亿头商品猪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培育的新品种涵盖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0亿多亩,培训农技人员和基层干部200多万人次,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

南京农业大学扎根基础研究,聚焦农业科技前沿无人区,坚持创新。

陈发地还表示,学校围绕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开展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等科技创新,坚持做强种业芯片,增强粮食生产技术含金量,守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收集3.5万份大豆资源,深挖抗病虫,优质,高产的优良基因,实施大豆南向行动计划,在海南,广西等地建立种源研发基地和品种试验基地,创制优良育种材料,选育新品种,建立全国统一的大豆抗花叶病毒鉴定技术体系,服务全国60%以上的大豆主栽品种审定

曲振源分析认为,近十年来,高校更加突出主动服务,组织引导高校从行业和产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凝练科学问题,采取灵活深入的合作方式,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柳暮雪

最新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