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下行,同业存款成本怎么压?用这“三板斧”

2022-05-28 10:49来源:证券之星   

今年已经过去了将近五个月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即使从全年来看,净息差收窄几乎是肯定的

当然不是坏事,还是一种应该,在银行都在帮助复工复产的大局下,贷款利率肯定不好上而且据说今年部分银行遇到了贷不出去或者不敢贷的窘境,所以正在为630岁做准备,已经把贷款完成作为硬任务

可是,净息差的收窄也不容忽视至少商业银行要商业

结果,大脑把存利差基本上移到了存款上。

存单利率下降了。

首先,从银行全口径负债成本的压降来看,是有进步的《发现财经》观察到,自4月份以来,多家银行一直在推进下调中长期存单利率

如蓝色标识的股份制银行X,绿色标识的股份制银行M,先后将3年期存单利率从3.55%下调至3.4%,有红色LOGO的股份制银行Z怎么样人民的息差管理一直很强,所以下调幅度很明显3年期利率直接下调0.3个百分点至2.9%

银行能主动管理负债成本,是别人经营能力的体现同时,市场需要资金,经济需要资金,消费马车也需要资金,银行存款利率实在没有必要太高

如果推测一下央妈的意图,其实上半年通过MPA考核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银行存款成本可以往下走了——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存单利率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下调10 BP。

在这方面,所有银行都抓住了重点目前大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市场利率定价的自律机制上

可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

同业存款降不降。

综上所述,这两个月,出现了有利于债务成本控制的大环境但是面对同样的市场,优等生和后进生还是会有区别的

前两天,一位银行经理和《见财经》聊起了这个话题他觉得摆在面前的难点是同业存款成本高,自营存款成本高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已经讨论了好几年,但仍然难以推进

说白了,所谓难就是两难左侧成本高,右边是低价,但是数量不好

我朋友的银行,属于综合化经营,起步比较晚,对市场化存款和同业存款的议价能力确实较弱。

朋友说很羡慕那个红色标识的股份制银行的领导,他可以很自豪地选择接受哪种同业存款,而不是价格高的那种甚至听说有一段时间只欢迎同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要挑挑拣拣有些定期的同业存款,换到其他银行就当烫手山芋,在红标银行就可以避免

《油建金融》查阅了一份内部数据,发现截至一季度末,红标银行同业存款平均利率不到1.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规模和体量相近的其他股份行同业存款平均利率大多高达2%以上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50 BP以上的差异

但是,二八定律不是短期努力就能扭转的同业存款不能只靠喝酒和关系拼出来背后真正的篇章其实是多年的综合管理能力也就是别人的同业业务只要好就替代不了,方便自己拿便宜钱,降低成本

三板芙

想学诗歌,就得从事诗歌以外的工作有些指标,要做好,需要一套前后逻辑

比如降低自营存款成本,就要提高自营结算比例。

比如降低同业存款成本,就需要有同业结算作为基础支撑人民红标银行的同业结算存款在同类存款中占比非常高

银行管理的朋友总结了一下,觉得要用三板斧。

—第一板斧,要做好三方存管,做大银行托管,增加客户数量,加快资金存管,

——第二板斧,拉拢小弟,增加小银行结算规模,增加银行客户接入CIPS的数量,

——第三,加强轴,期货等要素市场管理,各类业务齐头并进。

当然,这三板斧具体到每个银行,或者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长板有的银行资源禀赋托管,有的银行在支付领域独树一帜

我和朋友谈了谈最后的结论:要真正提高同业结算存款占比,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把每一项都加进去,而是要加强总行的顶层设计,做到整体一盘棋,全面联动各项业务。

说到底会是一个不断断部门轴的故事这个话题又是一个大话题以后慢慢说吧《请看财经》最近很关注这些制度上的突破谁要是真的突破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和融合,真的能解放一大块生产力

附录

《发现财经》摘录了上市银行截至2021年底的利差和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水平,供业内人士参考。

1.2021年平均净息差为2%,26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超过平均水平,其中12家银行的净息差超过2.20%。

2.2021年平均贷款利率为5.27%,7家上市银行贷款利率超过6%从高到低依次为泸州银行,九台农商行,天津银行,锦州银行,常熟银行和平安银行

3.2021年平均存款利率为2.30%,14家上市银行存款利率低于2%从低到高依次是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建设银行和宁波银行

4.其他5家银行存款利率超过3%,从高到低顺序为锦州银行,泸州银行,盛京银行,兰州银行,九台农商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宋元明清

最新阅读

推荐阅读